近期,中央人才工作会议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也发出建设人才强国的动员令!苏州市人社局积极应变、求变,努力探寻新时代、新征程下招才引智“新方向”,谱写人才工作新篇章,努力为打造长三角乃至全国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积极力量。
一、聚焦产业“大方向”,汇聚更高层次的全球高端智力。一是全力集聚产业紧缺人才。深入实施新一轮姑苏重点产业紧缺人才计划,加强对重大产业项目定向配给资助名额,全年引育不少于3000名重点产业紧缺人才,给予入选人才6至15万不等薪酬资助。二是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人才集聚、科技创新中的“桥头堡”功能,通过集成校地政策,重点支持高校院所引进海内外顶尖型、领军型、骨干型人才,给予单个引才单位每年最高2000万元引才补贴,并给予引进人才住房公积金、子女入学、职称评定、科研配套、项目申报等综合待遇。2020年底,苏州高层次人才超过30万人。着力汇聚国际化人才。深入推进“鼓励支持留学人员来苏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等制度落地见效,鼓励留学人员多种方式为苏州市服务,其中应聘在苏州市单位驻外工作的留学人员视同在苏服务。2020年底,苏州留学回国人员突破5.11万人。
二、提升揽才“大格局”,搭设更高水准的招才引智平台。一是擦“亮”引智品牌。高标准办好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积极引入市场力量,持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截至2020年底,创业周累计引进落户项目7287个,持续加强苏州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的源头供给。二是做“强”引智赛事。优化“赢在苏州”国际创客大赛布点布局、组赛模式、组织机制,鼓励各地各部门积极筹办各类创新创业赛事,积极引入国有基金和市场资本,形成覆盖全球、聚焦产业、特色鲜明、优势叠加的赛区赛事群。累计征集项目7900多个,共吸引2.9万人次现场参赛观摩。优化参赛项目与人才评价、人才服务贯通机制,全方位支持获奖项目落户苏州。三是拓“宽”引智渠道。动态管理人才工作海外合作组织,综合利用飞地引才、中介引才、以才引才、资本引才等方式吸引海内外人才。突出项目引育绩效导向,提升现有国内外离岸孵化平台建设水平,实施“育成中心全球招募计划”,滚动支持并新增一批国内外创客育成中心。鼓励本市设站单位和国际创客育成中心等海外载体合作建设博士后联合培养平台,海外进站博士后享受在苏同等待遇。
三、深化改革“大文章”,建立更高效率的人才引育机制。一是突出市场作用。对市场主体引才育才实施奖励,对企业通过猎头引才给予补贴,构建完善个人素质、紧缺指数和薪酬水平“三位一体”积分制人才评价体系,更大力度激发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二是用活市场力量。制定出台“高端人才猎聘支持计划”,搭建高端猎头项目供需对接平台,激励和引导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苏州市企事业单位选聘高端人才,每年重点支持100个人才选聘项目。坚持“市场有效、政府有为”,加大与科技服务机构、金融机构、培训组织、校友会等市场化机构合作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等重大引智活动的积极性。
四、优化服务“大生态”,营造更高质量的人才发展环境。一是加强留创载体建设。实施更加开放灵活的“飞地引才”模式,探索建设了23国际国内创客育成中心,积极推动项目离岸孵化。加强留学人员创业支持,全市共建成23家市级以上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园、9家省级留学人员之家,留创载体建设数量持续保持全省领先。探索建立分层分类管理体制和考核激励机制,引导留创园为海外人才和留学人员提供一站式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二是加强人才保障激励。深入实施人才乐居工程,更大力度吸引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青年人才。按社会贡献度给予优秀人才、高端人才、持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人才奖励,让作出贡献的人才“名利双收”,更有获得感、更具成就感。三是加强人才综合服务。牵头推动“惠企助才”政策服务团运作,集中开展共7场政策宣讲会,涉及企业900家。提高创业周落户企业联盟、市留学人才协会、人才艺术团运行质量,加强人才社团立体合作,常态为人才和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