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智能制造 加快转型升级 ②
□本报记者 蒋 恒
“智能生产,就是采用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等先进技术及智能装备进行企业生产制造,实现智能化生产制造和流程。”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说。近年来,我市工业企业在智能生产方面取得了大踏步前进,特别是近3年来,全市工业企业完成技改投资936亿元,企业的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中采用国际先进数控设备开展智能生产的企业占40%左右。
日前,记者走进东熙汽车配件(张家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熙汽配),在成型车间,只见机器人手臂前后挥舞,将原材料送进冲床冲压成型,焊接生产线上,操作机器人按照程序有条不紊地钻孔、焊接。“目前,包括涂装、组装、清洗等生产系统均采用了全自动化的生产设备,自动化率超过96%。”东熙汽配海外营业部主管秦小祥说,东熙汽配生产线应用各种类型机器人达到300多台,高度自动化生产线甚至只需要1~2人操作控制。
东熙汽配主要生产前后桥总成、油箱总成、踏板总成、专用高强度紧固件等汽车零部件,为东风悦达起亚、北京现代、上海通用等汽车生产企业配套。“我们公司全部从业人员共500人,2014年公司完成销售收入13.8亿元,入库税收7842万元,人均销售和税收分别达到276万元、16万元左右。”东熙汽配财务经理王芳表示,今年1到4月份企业销售达到4.42亿元,预计全年将达到14亿元。
苏州市康力骨科器械有限公司近几年引进日本西铁城、美国哈斯数控加工中心等先进系统后,通过软件编程实现了材料装卸、刀具选取等全自动上传加工,所有材料都通过计算机入账、登记、发放,实现消耗品从有到无,从无到有的全程追溯及使用率、消耗率等自动统计。“这套系统与公司生产平台、设计研发平台、销售平台及售后平台等实现一体化,将仓库、市场信息关联,实现产品的生产可控及售前售后可控、可追溯。”该公司生产总监曹刚说,今年下半年,公司还将引进智能机器人来代替部分人工操作。
机械行业通过应用先进加工中心、机器人等智能生产设备,全面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精度,而我市纺织行业近年来通过技术改造、引进国外高端自动化设备、减低人工成本,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
过去,纺织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代名词。但是,在华芳集团金田纺织六车间内,机器转得正欢的偌大车间,居然见不到几个工人。“目前,我们已着手对六车间进行智能化改造,通过系统集成,实现人、设备与产品的实时联通与有效沟通,构建高效的智能制造模式,打造‘智慧车间’。”金田纺织总经理侯仁生说。华芳金田纺织通过引进进口精梳机、自络筒等设备,对8条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每条线减少工人28人,年节省用工成本900多万元。
通过提升装备档次、调整品种结构、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能等手段,4年来,华芳集团不仅保持了生产稳定、产销平衡,更实现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大提升。至2014年底,全集团共有员工15078人,在规模产能和产出总量基本持平的情况下,相比2010年底时减少了34%,比高峰时的2006年更减少了57.4%。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速换挡、转型阵痛和前期政策消化的叠加期,在这样的形势下,纺织行业和广大企业要正确认识产业新常态,积极应对竞争新格局,及时把握发展新机遇,运用创新型新思维,推进纺织制造向高端化、低碳化转型。”市纺织行业协会秘书长庞荣祥说,引进国外一流先进设备、淘汰落后产能、减少用工人数和劳务成本等,实现智能生产,已成为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在机械、纺织行业大力推行智能生产的同时,作为我市另一大支柱产业冶金行业,近几年通过生产过程智能化控制,采用IT技术、信息化手段,将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工艺装备或设备与信息化管理系统无缝连接,组成整个智能化生产制造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管控,获得高效、优质的制造能力,改善安全生产环节,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李克强总理‘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对钢铁企业从传统制造业向现代‘智造’业转变提供了方向。”沙钢集团党委书记、常务副总裁沈彬说。两化融合和“工业4.0”也都是钢铁企业将工业互联网与自身进行有机结合的具体表现,实现工业“互联网+”就是将移动互联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实现有机结合,加快促进传统制造业向现代“智造”业华丽转身,包括沙钢在内的钢铁企业都要把握好这一机遇。据沈彬介绍,沙钢早在前年就已经和国内一家专门做工业机器人的公司合作,有望通过3~5年努力,对1000~1500个岗位用工业机器人进行替代,在提升劳动效率的同时,降低用工成本。
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为手段,抢抓“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机遇,围绕“810工程”十大制造业基地,提升企业设计、生产、制造、管理、服务环节智能化水平,加快工业机器人等先进制造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我们将重点在机械、纺织行业进行突破,培育一批智能装备(产品)、智能生产和智慧工厂,提升我市重点骨干企业的生产制造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