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危化品安全生产“攻坚战”
□见习记者 游 优
近年来,在沿江产业结构和独特区位优势的双重因素作用下,我市已成为全国主要的危化品运输、仓储、生产集散基地之一,也因此被国家安监总局列入全国60个危险化学品重点县行列。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切身利益,为加强危化行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有效防范和遏制危化重特大事故发生,我市按照国家、省、苏州市安全生产工作要求,积极加强规划,强化源头管理,一步步打响了危化品安全生产“攻坚战”。
科学规划 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据统计,目前我市共有各类化工企业1552家,其中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80家,使用企业63家,危化品储存企业20家,重大危险源62处。此外,我市现有2个化工集中区,分别为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和飞翔化工集中区。“我市化工从业单位数量多、总量大,如何全面提升这些单位的安全生产水平,已成为我们安全监管工作中的‘头等大事’。”市安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理清我市化工行业安全发展和布局的总体思路、明确化工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近日,市安监局邀请国家安监总局研究中心的规划编制专家,共商我市化工从业单位发展规划大计。
“目前工作的重点就是要对我市化工行业的安全基础、风险性和现有的应急能力做一个全方位的调研。”在《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方案》座谈会上,研究中心专家组就我市化工行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充分交流和沟通,为方案编制提供了大量有益的参考。会后,研究中心专家组还实地调研了部分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情况,并走进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飞翔化工集中区分别开展了区域安全评价。
“完成调研工作后,专家组将会根据调研结果制定一套系统性的方案,届时,我市也将根据专家组的意见,合理规划化工行业的发展,为提升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该负责人表示,规划的编制是我市打响危化品安全生产“攻坚战”的关键环节,关系到我市化工行业未来发展的定位。科学的规划不仅能对我市化工行业的薄弱环节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的对策措施,还能推进我市化工行业安全、协调、可持续发展。
互查互评 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这次培训不仅让我们对安全生产标准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让我们对危险化学品企业三级安全标准化复审程序和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明确,对今后指导企业推进安全标准化有重要意义。”3月31日,苏州市安监局组织召开了危化品企业三级安全标准化评审人员业务培训班,我市35名安全标准化评审人员及部分区镇安全监管人员参加了培训,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近年来,除了积极组织人员参与业务培训之外,全市范围内的各危化品企业还在市安监局的精心指导和服务下,积极推进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互查互评工作。“评查活动全都严格按照《苏州市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导则》及《张家港市化工企业互查互评工作评定表》进行,在评查过程中,评查人员会逐级逐项检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持续运行情况,排查企业安全标准化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从而指导企业开展规范化现场管理工作。”据市安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评查人员大都以市安监局的工作人员和企业考评员组成。通过互查互评,不仅能让市安监局工作人员全面掌握参评化工企业的标准化体系运行情况,也能鼓励企业不断完善适合本企业特点的安全标准化体系。
在市安监局的宣传引导下,我市各危化品企业的安全标准化生产理念大幅提升。目前,全市共有21家化工企业通过二级标准化考评,233家化工企业以及加油站通过三级安全标准化考评,陶氏化学一级标准化申报材料也已递交上级监管部门。“抓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将其当作一项基础性工程常抓不懈。”据悉,今年市安监局还将根据苏州全市统一部署,制定危化品企业三级标准化复评工作方案,及时启动三级标准化复评工作,进一步巩固提升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技术推广 提升安全管理成效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即HAZOP,是一种可用于定性分析或定量评价的危险性评价方法。这一方法既是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的重要措施,又是排查治理安全隐患的有效手段。”近日,在保税区(金港镇)举办的危险与可操作性(HAZOP)分析交流会上,瓦克化学大中华区安全经理胡康平根据区内12家企业各自的进展情况和分析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了HAZOP分析难点的强化练习。
据了解,早在2013年,保税区的12家企业就参加了国际化学品协会组织的HAZOP分析培训,经过历时一年的培训,在不断地模拟、考核、实践中,7家企业已初步完成了本企业HAZOP分析报告。此外,部分企业为提升本企业安全管理成效,还定期自行开展了HAZOP分析。“今年,我们将继续推广开展HAZOP分析培训,将HAZOP分析工作开展作为涉及‘两重点一重大’建设项目设计前置条件。”市安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2个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危化品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都开展了HAZOP分析,落实了可靠的自动控制及联锁措施,有效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控制水平。
“根据近年来的监督检查情况分析发现,一些化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化工企业早期建设的化工装置,由于没有设计或者未经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导致工艺装备存在着许多缺陷或安全隐患。”该负责人介绍,针对此类企业,该局还组织了专家全面督促指导其实施自动化控制改造。据悉,市安监局已要求15家存在问题的企业委托有资质单位重新设计,7家存在问题无法完成整改的企业已被列入化工整治关停名单,有效防范和遏制了事故的发生。
信息化监管 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化工产业是我市的一大经济支柱产业,随着我市化工从业单位的不断增多,安全生产管理的信息也急剧增加,管理工作也日趋复杂。面对新形势,要做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必须实现监督管理重心前移,即必须要掌握大量的信息,“特别是重大危险源的信息,我们只有做到摸清底数、掌握实情,才能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市安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能够对重大危险源点实施实时预警和监控,近年来,市安监局不断推进安全信息化建设,为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据了解,目前我市2个化工集中区均已建立区域性重大危险源监控中心,市安监局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内容,着力提升安全监管效能,全面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其中,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将对现有监控平台全面实施升级改造,飞翔化工集中区也将继续推进信息监控平台的建设。“信息化监管的推进,能够全面提高全市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能力,有效应对和处理各类突发事故。”该负责人如是说。
“危化品安全生产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继续不遗余力地打好这场‘攻坚战’。”该负责人介绍,目前市安监局正在加紧筹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平台。该平台建立后,将形成实时联网监控和远程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全面提高全市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能力,有效应对和处理各类突发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