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HR高管讲述如何有效落地绩效管理(详细解析)
一、绩效考核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1.对于经营而言,绩效首先是未来的赚钱工具,其次才是分钱工具。但华为却有个好方法:三个人干五个人的工作,拿四个人的工资。
2.对于组织来说,绩效是激活组织、打造组织能力的工具
华为的绩效是赛马机制:让有意愿的马跑起来(易岗易薪),让跑起来的马跑得快(目标激励),让跑得快的马跑得远(长期激励)。
与行业比,与竞争对手比,与同事比,与自己比。
关于如何激活组织,华为的做法是10%强制淘汰。这是比选、用、育、留还厉害的杀手锏。
3.对于个人而言,绩效是帮助成长的工具,而不是与员工秋后算账的工具。
有两个工作我们做的远远不够:
第一,对于绩效优秀的人员,有没有把成功经验提炼出来,做好知识管理,帮助绩效一般和绩效差的员工?
第二,对于绩效差的人员,很多企业绩效仅仅成了算账或者批斗的工具,这有用吗?
二、绩效从何来、谁为之负责?要公平,还是要效率?
1.绩效,是创造出来的。
2.谁为绩效负责?
一位华为的高管分享说:任总有三个核心工作:文化(政治路线)、干部(选人用人)、分配(考核和激励)。
① 企业负责人
绩效的第一责任人,战略的设计者或倡导者,业务增长点的探索者。
② 业务部门
绩效模块的第一个责任人,绩效的创造者。
③ HR和职能部门
绩效的规则协助制定者、绩效产出的服务者和支持者,绩效评价的策划者和组织协调者。如果企业有一定的规模,我建议成立与企业战略委员会平级的战略绩效委员会,作为企业战略执行的最高权力机构。
3.绩效被认可成果。
态度、知识、技术、技能只有转为结果和行为才有效。
三、绩效的过程控制
第一,战略共识。
这个非常重要,整个年度的战略规划和举措一定要让相关的关键人物参加,达成共识,统一思想统一行动。
第二,每年、每季度的经营总结会和战略战术的实施效果研讨会。
第三,每个月的经营总结会、战略战术的实施效果研讨会。
第四,绩效面谈会。尤其总经理与各部门负责人。
绩效面谈会有几个重点事项提醒:
①不要开成批斗会,而是分析帮扶会;
② 绩效面谈最好让总裁办、HR负责人一起参与绩效的面谈会;
③ 要重视,仪式感要强。
第五,总裁办、HR,要对绩效较差的团队和个人,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四、目前能够成系统的的绩效考核、绩效管理方法,主要有8种:
① 是KPI;
② 平衡计分卡;
③ OKR;
④ EVA绩效考核法;
⑤ 标杆基准法;
⑥ 360度考核;
⑦ 全面认可评价与积分制管理;
⑧ 面向流程的绩效考核。
举个例子:
我之前的公司按照一个公式给事业部分红:年终干部分红=(营收-成本-总部费用承担)*10%。
几年下来,业绩虽有较大变化,但分的钱差不多。每次到年底,事业部都与总部因为费用分摊事宜争吵。
事业部觉得总部费用承担是个黑匣子,多少完全是总部说的算,并且总部制定的复杂的财务计算方法也令事业部感觉很难整明白。结果就是事业部觉得总部在算计他们,积极性大减。
后来经过商讨,采用人头分摊的方法,把总部的分摊费用平均一下,除去事业部这几年的平均人数,得出每个人头承担总部多少钱。这样一个简单粗暴的方法,一下就把账算清楚了。
往后,大家都一心想办法控制人数,提高人效,结果分红的基数越来越大,大家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
所以,一个好的考核,一定是简单粗暴的,一定要好计算,让员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付出与所得。这样,员工就会很开心,越努力收入越多,欲望越强烈越努力,形成良性循环。
一句话,一个好的绩效考核方法,就像一个游戏,符合以下几个原则:
目标明确,规则简单,及时反馈,层层过关,自愿参与。
影响绩效的因素:信任和管理者成熟度。
很多水平较差的管理者自己没有用好绩效工具,反倒天天责怪工具不行,工具换了一大圈,管理结果还是很差,他忘了管理者本身不行这个最为核心的要素。
绩效考核只是管理者的管理武器之一。就像武林高手,就算用一个稻草也可以杀死一个人;如果管理者本身功夫不行,就算给他一把宝剑,也用不好。
五、指标的制定是科学
1.绩效考核指标是指挥棒,是整个绩效管理的核心中的核心。根据西方绩效考核的假设:
第一,你考核员工什么行为就跟到哪儿;
第二,任何指标本身都有阴暗面;
第三,考核什么就需要配合什么资源。
所以,无论什么形式、谁来考核、如何考核,以及考核后的结果如何应用,都在围绕“指标”二字在开展。
一个坏的指标,让企业走向万丈深渊;一个好的指标,让企业执行力和战略落地效果倍增。
2.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导向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导向企业关键战略趋同要素;
第二,指标要能激活企业价值创造的各项元素;
第三,能推动企业绩效和业绩的提升,反映企业经营现实问题的要求,解决企业现实在短期所面临的经营问题;
第四,导向价值观的形成和高绩效文化的形成。
3.所以我们定目标,一定是从外到内,而非从内到外,在市场和客户面前,我们缺的不是能力,而是机会。
4.指标数量
1-3个最好,最多不要超过5个。多就是没有,没有目标,就什么都得不到。
指标太多,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没有掌握事物的本质和逻辑,抓不到重点。
六、绩效管理的认知
1.绩效,就是找准正确方向,做正确的事。
2.绩效考核的目的。
① 对于经营而言,绩效首先是未来的赚钱工具,其次才是分钱工具。
② 对于组织来说,绩效是激活组织、打造组织能力的工具。
③ 对于个人而言,绩效是帮助成长的工具,而不是与员工秋后算账的工具。
3.绩效,是创造出来的。
企业老板是绩效负责第一人,其次是业务部门,最后才是HR。
绩效考核,越简单越好:目标明确、规则简单、及时反馈、层层过关、自愿参与。
4.指标值的制定是科学。
指标不对,一切白费;1-3个最好,最多不超过5个。
以上内容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