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问题解答
2014-12-15 来源: 点击: 次
一、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概念是什么?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指职工办理退休手续后,其管理服务工作与原企业相分离,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人员移交居住地街道和社区实行属地管理。
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具有哪些特征?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具有社会保障工作的广覆盖、统筹性、强制性的特征,也是政府强制推行的社会事业。
三、实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后,原企业对退休人员是否一概不管了?
不是,由于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有一个过程,管理职责的移交需要逐步到位。因此,按照中央和省、市的部署和要求,企业在一定时期还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企业应加强与退休人员所在镇场、管理区社会化管理服务机构的联系,继续关心本单位退休人员,承担应尽的义务,及时解决他们的生活和思想问题。企业不能以社会化管理为由随意减少政策规定的退休人员福利待遇。
四、我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网络如何组成?
我市建立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机构”组成的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网络。两级政府即市政府、镇政府,三级管理机构即市退管中心、镇劳动保障所、街道社区。通过两级政府的领导和调控,由三级管理机构自下而上发挥日常服务、事务管理、业务管理、行政管理职能。
五、企业退休人员纳入社会化管理以何为标志?
企业退休人员以档案的移交为标志,其社会保险事务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同步转入实际居住地所在社区,也就是说,退休人员从档案移交之日起,社会保险关系就自动从原单位转入居住地所在社区。在这之前,其社保关系保留在原单位,各项日常管理工作和社保业务办理仍由原单位承担。
六、社会化管理服务费如何筹集和缴纳的?
开展社会化管理服务所需经费,在一定时期内,仍由企业从原渠道列支,以后此项费用可逐步由同级财政予以安排。2005年6月30日前办理退休手续的,由企业按每人每年120元、一次性缴纳5年的标准,合计600元;2005年7月1日以后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由企业在办理退休手续时,按每人每年240元的标准,一次性缴纳5年,合计1200元。
七、纳入社会化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如何开展免费健康体检工作?
1、企业退休人员免费健康体检对象的确定
每年约定时间前完成档案移交并纳入社会化管理的本市企业退休人员以及未列入上一年度本市劳动保障部门组织的企业退休人员免费健康体检范围的(企业退休人员免费健康体检每两年组织一次)。
2、企业退休人员体检费用标准以及体检的项目
本市企业退休人员体检标准是每人100元,由市退管中心从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中列支,个人不承担费用。
体检的项目有:(1)体格检查(2)血常规(3)尿常规(4)粪便隐血测试(5)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肾功能,血脂(甘油三脂、总胆固醇),血糖,尿酸(6)心电图(7)常规胸片(8)B超检查(肝、胆、脾、双肾)。
3、本市退休长期居住外地的企业退休人员如何进行免费健康体检活动?
对符合体检条件的长期居住在外地的本市企业退休人员(居外人员),与在本市体检的企业退休人员相同,每两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活动,体检费用标准也与本市体检人员相同。居外人员在收到体检通知后,可在当地医院就近体检,并可根据体检标准酌情选择规定检查项目中若干项(因异地体检,费用可能不足)进行体检,并在通知规定时间内将体检发票寄回市退管中心,退管中心对居外人员寄回的医疗发票进行审核报销,体检费用小于体检标准的按实报销,大于体检标准的统一按体检标准报销费用,逾期或未体检的作自动放弃处理。
八、企业退休人员纳入社会化管理后,因居住地搬迁所在社区发生变更怎么办?
退休人员在市区统筹范围内因居住地搬迁所在社区发生变更的,本人应立即到原所在社区办理,由原社区出具《企业退休人员变更社区联系函》。退休人员持《联系函》到接收社区登记,由接收社区办理人员转入手续,换发《联系卡》。接收社区通过信息系统确认退休人员转入后,其社保关系即转入接收社区,在此之前,退休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仍由原社区承担。
退休人员纳入市区社会化管理后转往市区统筹范围以外长期居住的,本人应立即向原所在社区申报,社区出具《企业退休人员变更社区联系函》。退休人员持《联系函》到市退管中心登记。居外人员由退管中心统一管理。